韩星:超凡入圣——孔子的人格境界
要着力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,提高行政管理效能,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和水平,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、放管结合、优化服务改革。
分经济类型看,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增长6.2%,集体企业增长0.5%,股份制企业增长6.9%,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6.9%。进口28718亿元,增长31.1%。
其中,出口12393亿元,增长22.3%。九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,经济结构持续优化三去一降一补取得新进展。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6067元,同比名义增长6.7%。3月末,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6.4%,降幅比上年末扩大3.2个百分点。其中,限额以上单位消费品零售额37460亿元,增长7.9%。
短板领域投资加快,一季度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、公共设施管理业、农业、水利管理业投资分别增长48.1%、27.4%、24.6%和18.3%,分别快于全部投资38.9、18.2、15.4和9.1个百分点。3月份,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出口交货值10737亿元,增长12.9%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26日就美方启动进口钢铁调查发表谈话,指出美方此举传递出保护主义信号,与公平贸易的原则不符,中国钢铁业界将对此保持关注。
这进一步加剧了国际钢铁市场的压力。他表示,希望美方同样相向而行,在调整钢铁产业结构、淘汰落后产能、提升产业现代化水平方面多下功夫,发挥美国钢铁业的影响和作用,促进国际钢铁业健康发展。据中方统计,2016年中国对美出口钢铁117万吨,占中国整体出口量的1%,金额17亿美元,占中国整体钢材出口额的3%。中钢协新闻发言人对此表示,美国既是钢铁消费大国,也是全球最大的钢铁进口国。
他强调说,事实上,中美两国同样面对全球钢铁产能过剩问题。中国对美钢铁出口非常有限,根本不影响美国钢铁产业安全
他指出,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。同时,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综合影响下,我国金融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。四是为实体经济发展创造良好金融环境,疏通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的渠道,积极规范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,扩大直接融资,加强信贷政策指引,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先进制造业等领域的资金支持,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。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发表了讲话。
一是深化金融改革,完善金融体系,推进金融业公司治理改革,强化审慎合规经营理念,推动金融机构切实承担起风险管理责任,完善市场规则,健全市场化、法治化违约处置机制。金融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,负起责任。对存在的金融风险点,我们一定要胸中有数,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未雨绸缪,密切监测,准确预判,有效防范,不忽视一个风险,不放过一个隐患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,一定要把金融搞好。
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,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。一些国家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调整形成的风险外溢效应,有可能对我国金融安全形成外部冲击。
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,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,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。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,金融体系、金融市场、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,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,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。
三是采取措施处置风险点,着力控制增量,积极处置存量,打击逃废债行为,控制好杠杆率,加大对市场违法违规行为打击力度,重点针对金融市场和互联网金融开展全面摸排和查处。习近平就维护金融安全提出6项任务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我们反复强调要把防控金融风险放到更加重要的位置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,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金融监管,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,维护金融安全和稳定,把住了发展大势。总体看,我国金融形势是良好的,金融风险是可控的。五是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,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学习金融知识,熟悉金融业务,把握金融规律,既要学会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,又要学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,强化监管意识,提高监管效率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,做好本地区金融发展和稳定工作,做到守土有责,形成全国一盘棋的金融风险防控格局。
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听取了他们的发言,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。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加强宏观调控、保障金融安全,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化解银行体系风险、维护金融稳定,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就资本市场发展与风险管理,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就回归风险保障、强化保险监督、守住维护金融安全底线谈了认识和体会。
二是加强金融监管,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,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,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,确保金融系统良性运转,确保管理部门把住重点环节,确保风险防控耳聪目明,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强大合力,补齐监管短板,避免监管空白。习近平强调,准确判断风险隐患是保障金融安全的前提。
六是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领导,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,完善党领导金融工作的体制机制,加强制度化建设,完善定期研究金融发展战略、分析金融形势、决定金融方针政策的工作机制,提高金融决策科学化水平。习近平指出,维护金融安全,要坚持底线思维,坚持问题导向,在全面做好金融工作基础上,着力深化金融改革,加强金融监管,科学防范风险,强化安全能力建设,不断提高金融业竞争能力、抗风险能力、可持续发展能力,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。
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,金融危机外溢性突显,国际金融风险点仍然不少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活经济活 金融稳经济稳做好金融工作 维护金融安全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。这次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,由有关负责同志结合各自业务领域和工作实际介绍情况。维护金融安全,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、根本性的大事。
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对金融工作和金融安全始终是高度重视的,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,金融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,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发展金融业需要学习借鉴外国有益经验,但必须立足国情,从我国实际出发,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,不能照抄照搬
他指出,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。在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的今天,金融危机外溢性突显,国际金融风险点仍然不少。
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就加强宏观调控、保障金融安全,中国银监会主席郭树清就化解银行体系风险、维护金融稳定,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就资本市场发展与风险管理,中国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就回归风险保障、强化保险监督、守住维护金融安全底线谈了认识和体会。必须充分认识金融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,切实把维护金融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,扎扎实实把金融工作做好。
同时,在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因素综合影响下,我国金融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。对存在的金融风险点,我们一定要胸中有数,增强风险防范意识,未雨绸缪,密切监测,准确预判,有效防范,不忽视一个风险,不放过一个隐患。随着金融改革不断深化,金融体系、金融市场、金融监管和调控体系日益完善,金融机构实力大大增强,我国已成为重要的世界金融大国。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活经济活 金融稳经济稳做好金融工作 维护金融安全新华社北京4月26日电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5日下午就维护国家金融安全进行第四十次集体学习。
发展金融业需要学习借鉴外国有益经验,但必须立足国情,从我国实际出发,准确把握我国金融发展特点和规律,不能照抄照搬。改革开放以来,我们对金融工作和金融安全始终是高度重视的,我国金融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,金融成为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,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。
维护金融安全,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、根本性的大事。中央政治局各位同志听取了他们的发言,并就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。
二是加强金融监管,统筹监管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,统筹监管金融控股公司和重要金融基础设施,统筹负责金融业综合统计,确保金融系统良性运转,确保管理部门把住重点环节,确保风险防控耳聪目明,形成金融发展和监管强大合力,补齐监管短板,避免监管空白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,一定要把金融搞好。